共 10 个问题为您呈现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25526
    十、请介绍一下学校招办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30009

    招生咨询电话:(0551)62902397

    招生咨询邮箱:hfutzb@hfut.edu.cn

    招生办微信: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招生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网址:http://bkzs.hfut.edu.cn/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17816
    九、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1) 学校 2023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共计 7809 人,占比 68.66%。升
    学(含出国、出境)为 320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8.17%,其中本科生升学(含出
    国、出境)3059 人,占本科生总数的 39.22%
    2)学校 2023 届毕业生中,到企业就业 6932 人,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 3843
    人,其他企业就业 2327 人,三资企业就业 762 人;到高校、科研院所就业 314 人;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就业 528 人;部队就业 35 人。
    3)学校 2023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中制造业人数最多,占比 33.74%;其次是信息
    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 13.36%;第三是建筑业,占比 8.89%
    4)学校 2023 届毕业生直接就业 7809 人,就业单位情况分为以下几类:1.部队
    和国防军工领域就业为 753 人,占就业人数的 9.64%2.央企工作 2695 人,占就业人数的 34.51%3.各类 500 强企业1就业 1666 人,占就业人数的 21.33%4.上市公司就1119 人,占就业人数的 14.33%5.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为 314 人,占就业人数的 4.02%6.国有企业(不含央企)就业为 396 人,占就业人数的 5.07%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15847
    八、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情况如何?
    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建校 70 余年来始终
    以“工业报国”为已任,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
    70%以上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国家重要行业,70%以上进入各类
    500 强企业,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密码。
    “千人一名领军人才”,已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响亮品牌。就业率达到 96%
    上。
    学校 2023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共计 7809 人,占比 68.66%。升
    学(含出国、出境)为 320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8.17%,其中本科生升学(含出
    国、出境)3059 人,占本科生总数的 39.22%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13302
    七、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
    合肥工业大学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基层
    就业代偿等多种经济资助形式,同时在新生入学报到时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设绿色
    通道,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并提出申请的学生能获得不同方式的资助,以助其完
    成学业.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6284
    六、学校如何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学校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开设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创业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技能项目六大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建有在线教育学习平台,积极支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统筹推进青年新媒体工程,以“构建清朗网络,凝聚青年力量”为理念,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新格局,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

    牢固树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理念,精心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品牌。以“晓知行”学风建设季为契机,开展学术人生、博睿沙龙、校园辩论赛、读书月、学霸互助平台等活动,创建具有工大特色的学习型、育人型、文化型魅力校园。涌现出“193号影院”、“出彩工大人”青年达人秀、百科知识大会等一批既具有工大符号又包含思想深度且受青年学生喜爱的新型项目品牌。举办纪念“一二·九”文艺汇演、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等校园文化活动。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11298
    五、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有哪些?
    学校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
    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 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深入推进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 “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集成体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素养培育有机统一。广为流传的“汽车工业三分天下,合肥工大独占其 一”这句话,就是对合工大毕业生为民族工业作出重要贡献最生动的写照。
    实施“两个成绩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立足能力导向,重构课程体系。筑牢理论基础,促进基础与专业融合;深化交叉
    复合,优化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提升综合素养;重塑实践体系,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学校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人才培养体系。“第二课堂成绩单”包括思政学习、科技创新、体育健身、劳动实践 4 个必修模块,公益服务、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社团活动、创业活动、技能项目 6 个选修模块,各模块成绩分别采用星级评价方式,1 星为达标,最高为 5 星。 “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研究生推免等参考要素,并纳入学生档案。
    紧盯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
    能电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主动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瞄准关 键核心技术推进前沿科学中心和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培养 “拔尖创新、学术精英、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学校开设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每 年招生计划 180 人左右,实施小班教学,“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学业导师制,面 向国际。学生在免试攻读研究生、境内外交流访学、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等方面有更多 优势。
    聚焦科技创新战略,深化双创教育改革
    学校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国家高水
    平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形成了“一生一项目”、“一生一比赛”的局面。优化学科 竞赛项目资助,强化学科竞赛项目培育,将学科竞赛与大创项目、实习实训、社会实 践紧密结合,并通过学科竞赛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反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 容,着力培养一流创新人才。2023 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2382 项,增加 12.62%。学校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各项榜单 前列,在《2022 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100 中位列第 8 (连续两年未列前十),在《2018-2022 年全国理工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 TOP20 中跃升至第 10 位(首次进入前十),其他各项榜单成绩均大幅度提升。学校获 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创新创业教育始终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瞄准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学校充分发挥工科办学特色和产学研合作传统优势,通过高水平校企融合发展,
    持续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科研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多项 技术直接应用到国家重大工程,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需求传导型政产学研用 “合工大模式”持续深化。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友资源,汇聚相关学科优势,与 重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了一批高规格人才培养平 台,携手取得一批高质量科技研发成果,将高校理论基础扎实、学术眼光前瞻、科研 能力过硬的人才培养优势,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紧密融合,“产教融合、教研一体、 协同育人、联合攻关”成为合肥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3 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 96.83%,其中 70%以上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
    7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国家重要行业,70%以上进入各类 500 强企业,400 多名校友在国 有重点企业、上市公司、世界 500 强企业中担任掌门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合肥工 业大学校友创办或任主要负责人的企业超过 30 家,安徽省 140 余家主板上市公司中, 23 家公司由我校教师、校友创办或任主要负责人,占比 16.4%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全球视野
    学校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
    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一百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与多所国
    (境)外知名大学实施各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 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学校现有来自各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与美 国克拉克大学合作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专业,本专业注重培养“强语言、精 专业、通规则、能跨界”的高级复合型经贸人才,办学以来,人才培养成果呈现出 “就业率高、就业单位质量高、升学率高、名校深造比率高、创新创业能力高、英语 水平高、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突破”的“六高一突破”特征。学校设有本科生出国交 流学习专项经费,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出国交流学习。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27904
    四、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

    学校是一所 “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融合交叉”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

    1 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管理科学与工程
    9 个学科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全球前 1%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
    科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环境学/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1 个学科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 1:工程科学(工程学学科涵盖了学校
    机械、电气、自动化、土木、建筑、仪器、管科、材料、化工等一批优势学科)(历史性突破)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 个学科被评为 A25%):管理科学与工程
    5 个学科排名为 B+1020%):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
    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我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赛道)48 个:金融工程、思想政治教
    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 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 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 程、建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地质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 源材料与器件、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 程、工商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数学与应用 数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工业设计、城乡规划、环境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 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 个: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工业工程、环境设
    计、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经济学、法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 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29180
    三、学校录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 我校认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不做分省计划的招生类型除外),对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招生主管部门在教育部相关政策之外确定的地方性政策加 分学校不予认可。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 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 20 分。
    2. 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 105%
    。录取时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模拟投档情况对调档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尽 可能调档数与计划数吻合。鼓励填报专业服从。服从专业调剂,身体合格,符合录取条件,承诺提档后不退档。
    3.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不受专业限制、高考投档成绩达到同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学校投档要求的情况下,学校按照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 低分排序并依据考生志愿和招生计划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在投档成绩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对于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理 工类考生依次比较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数学、语文、外语。在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将根据进档考生专业志愿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安排。
    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报考选考科目须符合我校对考生所报专业提出的选考科
    目要求,按照相应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录取。
    4. 内蒙古自治区进档考生实行招生计划 1:1 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录取规
    则。若有退档,排名在招生计划数以外的考生按投档成绩排序递补录取。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21795
    二、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有无增减?招生政策有什么变化?

    2024年度招生计划8500。合肥校区5700,宣城校区2800总计划及分省分专业计划以考试院及各省级招生机构公布为准。

    2024 年合肥校区共计 73 个专业招生,宣城校区共计 18 个专业招生。

    新增2个普通本科招生专业

    合肥校区——电子信息材料、数字经济 

     


    2024年我校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在以下方面有所调整:

     

    1、转专业相关规定 :
      除招生章程中明确不允许转专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均可自由申请转专业。学生
    有拟转入专业的专长或兴趣,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和兴趣,可在入学第二学期或
    第三学期结束时申请转专业。对申请转出原专业或大类专业的学生不设学分绩点和转
    出人数比例限制。一年级学生可申请跨学院转专业,也可申请院内转专业;二年级原
    则上只限于申请院内转专业。
    2、创新实验班
    学校以培养学术精英、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开设创新实验班,其招生
    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创新实验班由专 业所在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智能车辆工程三个专业的创新实验班由专业所在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 造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其他创新实验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另行确定。集成电路设 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车辆工程创新实验班高考时统一招生,其 他创新实验班将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校内选拔,学生录取后由原专业转入创新实验班相 12关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实验班学生大一大二在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示范 性微电子学院学习,大三大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习,学生 参与芯片设计、流片、封装和测试全过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实验班获得免试 研究生资格并愿意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可以在本科第 7 和第 8 学期提前 学习本校电气工程学术型硕士课程,并可以在硕士在读期间优先获得硕博连读的资 。智能车辆工程创新实验班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蔚来汽车等行业骨干企业深度 合作,紧密结合当前智能汽车行业产品技术研发工程实践需要,实施项目式教学
    1)实施小班教学。单独开设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创新实验
    班”),每个班规模控制在 30 人左右(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创新实验班 45 人),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实行因材施教、优才优育和特殊培养。
    2)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模式。对创新实验班一、二年级学生加强通
    识课程和基础课程教育,三、四年级学生强化跨学科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教
    育。
    3)实行学业导师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差异性,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实行
    个性化培养。创新实验班学生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学业导师,学业导师为学生在 课程选择、实践创新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个人学业规划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帮 助,学生可提前进入学业导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
    4)实行政策倾斜
    ①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优先享有申报国家、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创新训
    练项目,申请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参赛和访学,优先推荐参加 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资格。学校优先遴选资助创新实验班学生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 流活动。
    ②创新实验班学生享有学校单独规定的奖学金比例,包括综合奖学金、专项奖学
    金以及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奖励人数比例分别另行发布。
    ③对创新实验班学生给予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倾斜。创新实验班学生在符合学校
    当年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要求的基本条件下,免试推荐研究生实际指标比例不低于学 校平均比例数的两倍。取得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如果在后续的专业学习阶段出现 了补考科目,则取消其资格。
     
     
  • 系统管理员
    所在省市:未知
    提问者身份:系统管理
    提问时间: 2024-06-27
    12558
    一、请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成效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持续广泛追踪报道。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工作成效显著。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2400余人,拥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多人,“斛兵学者”“黄山学者”岗位人才200多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4部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5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4万余人,有9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荣获“互联网+”金奖、“挑战杯”金奖等一系列优异成绩。学校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100中位列第8位。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

    学校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校高质量完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顺利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70余个。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加强需求引导型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有组织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不断取得突破,多项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大奖项。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年度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稳居安徽省科研院所首位,是在皖输出技术合同额最多的高校。

    学校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一百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与多所国(境)外知名大学实施各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学校现有来自各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和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等多个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而继续奋斗!